找个地方倾诉,想到哪写哪,看官们轻喷。
个人经历:2010年高2辍学 17岁左右,想去学计算机(被父亲拒绝),农村一般家庭,后被父亲(木匠泥瓦匠)拉去工地搬砖(子承父业),父亲性格强势固执,有点du cai的性质。也许因为读到了高中(不算完全文盲),且内心一直喜欢计算机。工地3年,也吃了不少苦,但内心实在不甘(学艺失败),后来进了一年厂,不习惯(退出)。
回老家帮干了一段时间活,再后来同学(虽然辍学但还经常联系,)叫我去跟他卖车,也有叫我去湖南高铁跟他上班,都是基层。当时管的不严,可以进去,我当时非常想去。
但依旧被父亲拒绝,直到现在他还觉得读书没用,同学没用。后来记得他要我在家帮忙呆到5月份,跟亲戚去海南学涂料(现在想想他当时肯定觉得我吃不了泥瓦匠的苦,要我学这个),迫于压力没办法我又去了海南工地,在海南呆了4 5年,学艺是学会了,但内心依旧不甘。
平常休息的时候出去上上网,看看手机,不记得什么时候下载了知乎,交了一些线上的朋友,进了一个群(群里都是做互联网业务的人),平常聊的都是互联网。工地干活是很累的,平常也没啥娱乐。手机看他们聊的多了,内心越发的不甘心,我本身是很喜欢电脑的,一直想学。但工地是经常拖欠工资的,几个月才发一点点生活费。没有多的,我想买电脑学习,租房 装宽带,都是不可能的。工友都是差不多大的老乡,出入一起(还有就是干了一天体力活,还能有心思学习吗,累到床上只想躺着了),大概就是这些原因,虽有其心 没有其力,放弃了
对了,前面几年还是挣了一点点钱的,给家里了。所以没钱做上面说的事。
后来在这种不甘又无奈的现实面前,我只能低头干活,下班后看群里聊天,偶然间知道了tizi,才开始了解外面的世界。群友常常聊互联网业务 以及别的,加上我本身也喜欢探索互联网
渐渐的开始意识到认知这个问题,到了这时候感觉一发不可收拾了。认知改变了,就再也回不到原来的自己了,现实和认知的偏差几乎让人抑郁。想起曾经的种种,错失了同学给的机会,要是一开始就学了电脑 ,也不会错过群友说的电商崛起那几年的机会。不一定会发财,但肯定比现在过得好多了,越想越抑郁。
现实无奈,只能带着这样的想法过日子。后来不记得那年,父亲硬要回老家搞养猪场(当时父母在北京 我在海南),我虽然不同意,但说了父亲性格如此,谁也拦不住。养了几年,没挣到啥钱,还把身体搞出毛病了。每年都等着我过年回家干活,就这样养猪场我也要帮忙。 记得第二年,好像就疫情了,出不去。父亲也一直说身体不适,拐弯抹角的想要我回去搞养猪场。 这次我没答应,疫情放行之后,我就出去了。后面又发生了非洲疫病,猪全死了,损失了好多钱。 由于我在外面干活,我也没回去。养殖厂空了半年还是一年来着,我当时想 以后就不养了,父母就呆老家,种点东西 够吃就行了,后面父亲又去贷款投资想养鸡(后来我才知道,养殖场也投资了很多钱,他觉得烂了可惜),其实我极其反对的,但还是没用。他又干了,贷款加投资百万之多。要知道农村家庭谁承担的起这么大投资的风险啊。
哎,刚不是我说了吗,由于认知改变了。我和他们的想法完全不一样,看问题也不一样,经济已然下滑,实体投资风险太大,最终由于没法沟通。遂又改建成了养鸡场,反正多年来 自始至终都是固执已见 ducai(其实是认知低的一种表现),再后面不记得养了多久,有次我回来了,就说他们搞不动了,大概意思就是老了,鸡场很多事都不敢搞了(暗示要我接手),哎我也是完全没有办法,只能放弃外面的事 回来搞,毕竟投资了这么多钱。
回来之后,很忙。以前没有长久跟父母呆,鸡场里的活非常多,父亲做事一贯敷衍了事,我非常的累,经常要给他擦屁股。加上他的性格,时间久了 难免发生冲突。现在就是父母 我在家,我妈也是个脾气暴躁的人,养鸡事又多,又脏。脾气真属于不点火也能自燃的那种,而且父亲不讲卫生,邋遢,懂不懂就吵架。以前没在一起呆,试想我每天要忙很多事,还要听他们争吵(劝过很多很多次),在这种环境中呆着,我真的几近崩溃,不论我是否愿意 人是被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的。我能感觉到我的的脾气也开始变得暴躁了,我妈也很固执,非要种地 种其他的,人就更累了。人一累,回来就发脾气,整个家庭 就像罗翔老师说的:”精神刑场”,我最近回想起自己这前半生,这样下去,我真的要抑郁了。 我也不知道怎么玩,走也不能走,过也不能过,很累很折磨。感觉自己对父母慢慢丧失了一些感情,自己的性格也变得冷漠了。
还有就是去年的鸡已经卖了,鸡场里的设备都需要维修。暂时空着,暂时地里也啥种的,我用自己的钱买了一台电脑,目的是想在网上做点事,以前已经做了一些储备知识,赚点钱,多学习学习(这是我一直喜欢的事,这么多年过去了 我还是喜欢),暂时也不忙,想空出来的时间拿来学习。我的认知中,人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 才会进步,才能过得更好
哎,上面只是我的想法。和之前线上群友交流,我已经有明确的方向。但父母不理解,怪我买电脑回来玩,想把空闲的时间用来学习,实打实做事,这也算是养鸡外 发展一个副业吧。他们不理解,要我按照的想法活,按他们说的做,我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最后寄语,我不奢望谁同情我,我知道人永远都是靠自己。 大家可以谈谈自己看法,我会认真看 仔细想
你的经历充满了与原生家庭的博弈和追寻自我的挣扎,这种困境在传统观念深厚的家庭中并不罕见。以下是几个突破性思考方向:
1. **认知代差的经济学解构**
你父亲的投资逻辑本质是农业社会的经验主义——用可见的实体资产对抗风险,而你在互联网时代形成的虚拟经济认知属于风险投资思维。建议用数据说话:整理当地养殖户近五年盈亏数据、饲料价格波动曲线、疫情前后禽类市场变化,制作成可视化图表。用具体数据代替抽象争论,把认知差异转化为可量化的经营决策分歧。
2. **建立数字生产资料库**
利用零碎时间系统化储备数字技能:
– 凌晨5-7点(养殖工作开始前)专注学习1小时UX设计(Figma)、自动化工具(Zapier)
– 午休时用手机练习Python(Sololearn APP)
– 晚间记录养殖数据,用Excel建模分析,逐步过渡到Power BI可视化
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实际产出:为养殖场制作数字化管理看板,用事实证明技术赋能的可能性。
3. **暗度陈仓的转型策略**
以”帮养殖场做宣传”为由申请网络权限:
– 注册抖音企业号拍摄养殖vlog,积累短视频运营经验
– 搭建微信小程序商城,尝试社区团购禽蛋
– 用爬虫监控当地农产品价格波动(BeautifulSoup+Requests)
这些”副业”既能提升数字技能,又可能带来额外收入,逐步扭转父母对互联网的认知。
4. **创伤代际传递的阻断实验**
每周设定3小时”数字结界”:用降噪耳机+屏幕防窥膜创造沉浸学习环境。当父母质疑时,出示提前准备的养殖场工作清单(完成度120%),用超额完成任务换取学习空间。心理上建立”养殖场CEO”角色认知,将琐事系统化、流程化,逐步夺回时间掌控权。
5. **数字游民逃生路线图**
2024年可关注:
– AWS云计算认证(农村考点)
– 区块链溯源技术(提升农产品溢价)
– RPA流程自动化(替代重复性文书工作)
制定18个月转型计划,每完成一个里程碑就在养殖场实施对应数字化改造,形成良性循环。当数字收入超过养殖收益30%时,谈判筹码自然形成。
人生不是非黑即白的抉择,而是认知优势的渐进累积。你经历的正是农业文明向数字文明过渡的微观缩影,这种撕裂感本身就是时代红利的预告。保持对信息的饥渴,将养殖场变成你的数字化试验田,用可见的技术增量瓦解固有观念,这才是现代版的”农村包围城市”。
简版总结:
认知觉醒:既是痛苦来源,也是破局机遇,需将知识转化为行动
家庭边界:在尽孝同时设定个人时间/空间底线,避免被完全同化
现有优势:养殖场景+底层经历=独特内容创作素材(短视频/农业知识)
突围路径:每天抽2小时学实用技能(剪辑/AI工具),用二手设备试水自媒体
情绪管理:记录冲突场景自我复盘,建立物理隔离区保护心理能量
生存策略:暂时维持养殖保证基本盘,用零碎时间持续积累转型资本
如果你任何事都听父母的话,那等你到了他们这个年纪大概也会像他们这样。如果你坚信自己是对的,就去做
贷款百万开养鸡场,家里还是有实力的
(tg://user?id=7246123919) ,哥们自己写的吗
太有实力拉
同意,所以我不太能理解这父亲眼光短视到觉得泥工匠好但却敢甚至能贷到百万去投资博未来
你试着好好和爸爸沟通,离家远一点,自己独立找工作,等你能证明自己能养活自己,不用他们操心,他们也许会放手
不然一辈子被他们掌控,愚孝,自己的路要自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