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了解了一下,公务员虽然只有三四千块钱的工资,但是公积金、季度奖年终奖什么的加起来算到每个月能有一两万块钱了吧,真的是羡慕,我现在是学的计算机,然后找了个实习是在某新一线的格力,1-3是到手4000多,3-6是到手5000多,6个月转正后是6000多,包住的,在合肥有个住房补贴是1250,可以算到工资里面。
我表哥专升本的二本在农行乡镇网点,第一个月开了一万多,然后这个月又发了三万多,应该是有年终奖,六险二金也是顶格交,我寻思这不符合现在市场行情啊,我们班很多人都是找不到工作的状态,对是找不到工作,不是找不到好的工作,各位网友有行内人吗,搞得我焦虑的很(ಥ_ಥ)
考公的话,别的不说,我其实努力个两三年考个乡镇里的我还是有信心的,但我其实是对计算机感兴趣的,但话又说回来,都知道计算机是青春饭,公务员多退休金属实让人羡慕,咋办啊,大家能给点意见吗,真的很迷茫了,实习期间是该学技术继续卷计算机,还是直接在职备考公务员呢
你为啥你觉得可以考的上。。。。
有能力就计算机
想进体制就考公
而且考公又不需要脱产
但是不要去乡镇了(南方可以,北方的穷省不行),大部分并不好
很难考的,没这么简单
考公报录比基本都是50:1了,进面还要三选一,有那么好考?
一万和两万是俩概念
先别考虑这么多,去考试试看,根本考不上就老实了
欠发达地区乡镇的银行还是好进的 相较于公务员
1w-2w的工资看起来是营销/销售类的岗位 收入和当地环境与内部经营目标的匹配程度、内部分配政策及个人能力有关
公积金能不能算收入得看想不想买房和当地的非购房提取政策
焦虑点在对未来收入的预期不稳定?换个地方卷也是一样
缓解焦虑需要知道自己人生需要达成哪几个目标 估算需要攒多少钱 / 以及每月多少固定开销
然后去按时间节点去反推需要多少收入 需要什么样的岗位才能满足 是不是需要调整目标
搞不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或者是焦虑的原因是什么 怕是题主考上公了也会继续焦虑
考公有句话,考公不异地,异地不乡镇,除非你是发达地区的,不然去乡镇你家里得有点支持才行
会计呢
压力上来
考公不是专业好点(计算机其实都算不好了,人多),除非你愿意真的去偏僻的地方,不然难度很大
但是好地方的公安有不会差
一般四五线的乡镇其实也不会卷
但是那种地方去真意义不大,除非回老家
但是乡镇公务员的收入恐怕在市区买房可能会有难度,得看家里能不能支持
所以说看专业,专业不好(和专业本身无关,就看人多竞争程度),考公这里就不好走
纯上岸肯定是考研容易,但是考公本质就是其实是找工作(且可能是终身的),所以这个角度看两者其实并不完全能类比(虽然好多人就是在两者中选),考公真考省会有些人三五年只要上岸就值,考研二战往上就没多大意义了
稳定很正常一般考进的家里都是相关
我对面办公桌那个老头今年51了,才刚评上副科没两年,每个月工资5100
他还是以前我们这边纺织厂子弟接班进的体制
一路兜兜转转来到人社
上次我跟他也聊过,他算了一下,他退休之后预计每个月退休金有6600多
但是他想退休的话还要六年半
天天跟他聊天的时候,张口闭口就是什么什么不好,什么什么贪污什么什么搞钱
一句话,不是专业特别适合考公或者专业除了考公没地方去了,刚毕业没必要考虑考公这条路
当然家里有什么特殊情况这种除外,不过这种情况也不需要犹豫了
真想考公的话,大二就开始准备
而且还要把家里所有能找的关系全部找一个遍,最好跟父母讲清楚考公的利弊。
我们局有一个跟我同一个月进来的武汉大学选调生,上个月离职了。
你要这样抬杠那我要说毕业了怎么就不能算应届(不缴纳社保)
好像是去企鹅了,学的也是计算机
国考的应届你确定毕业了就不能报了?
大部分国考的应届岗位明确写了二零二四届
剩下的没要求应届毕业生的都是偏远艰苦基层岗
省考的话,只要没交社保都算应届毕业生。
自己查一下什么叫做应届毕业生,还是国考这种
还有的地方交了社保,三年之内或者两年之内也算。
那可能我报的是假的
你说某些省确实要求只能当年那一届也就罢了,确实有这种情况,国考还没到大部分只给一次机会这种地步吧
这么香
我还是这句话
国考的那个职位表在电脑上,我明确记得我之前找岗位的时候,大部分都在后面的备注明确写了应届生(2025届)。
这种大部分是偏远地区或者是小众冷门专业
比如说公安大类的
你试一下嘛,后面有联系电话的,你问一下你这个审核能不能通过
我反正问了我当地人社,他们给的答复是应届指的就是二五届
而且应届的界定一直是两年内不交社保
你非要和我扯这64%
2025应届是不是应届中的一种?
那我今年报的岗是假的,进的面可能也是假的吧
xx局湖南局可能也是偏远地区
自己看
哇,然后呢
如果说应届毕业生还有歧义的话,那他直接写二零二五届高校毕业生这个总够直接了吧
拉屎和种地有关系吗
你说的2025应届是应届的一种
6
应届的定义大部分情况是两年类不交社保
你岗位代码发一下
这种只限当年的我从来没有表达过没有,毕竟有些省份省考都是
我看看是啥岗位
都考公了别这么傻了
不是吧
先不讲我俩专业一不一样,你那个岗位最少报录比都几百比一。咋,你怕我跟你抢岗啊
我想不通到底在刚什么,我一直表达的是两年类不缴纳社保算应届
有没有一种可能,考公要是怕一个人抢那也就没必要去考了
你告诉人一个代码有心的话进面录取名单都会公示
谁傻?
那我也理一下我的逻辑,明确写了二零二五届的,只要二五届毕业生。至于写的应届毕业生,这个看各地方解释。
那为啥要杠我呢?
我从来不删记录,可以翻一下我第一句关于应届的发言看一下
至于那些删了记录(人)的那没办法了
我啥时候在杠你了?
行
你翻下我上面的解释,我讲的是大部分岗都限应届,不要求应届的岗嗯不是艰苦地区,就是限制比较多或者冷门专业
我还是这句话,至于为啥有人从这句话开始引起争论我就不明白了
我没有否定过2025应届这种说法的存在,我只在在说应届是两年不交社保
因为都想要稳定,半年前我也不信。
稳定得看专业的前提啊,和我这句话一样的
如果不稳定来源于专业本身那不就是我说的这种专业除了考公没啥好地方,如果不稳定来源于刚毕业那只要是工作都没稳定一说(相比铁饭碗)
综上所述,我的看法:除非本人特别想进体制内/家里有天线能帮(但是录取之前没用),专业条件考公优势大/专业找工作实在不好,特别想一成不变的稳定不想打工(但是在考不到特别好的地方下得考虑下家里能不能给经济支持),家里有实力就随便找个工作混日子以上这些情况,考公在刚毕业没必要太多考虑。
支持,另外,我补充一下,家里有天线的话可以看看国企,有意外惊喜哦。
提问的这个老哥我觉得暂时就别想去考公了,不过现在三月份的联考你看看还能报名的省份选个岗每天简单复习一下到时候参加一下我觉得也没啥坏处(成本),纸上得来终觉浅,你自己干一下就知道了,反正哪怕到最后一步了去不去选择权还在你
考公其实相对考研来说成本不算打(单纯从尝试的角度来说)
还得考虑要不要考异地的公务员,父母能不能接受,毕竟考上之后,人生轨迹基本确定了。
异地其实不去乡镇也还好,毕竟好多人打工其实家不在大城市(省会或者沿海省份)的话基本本地也不会有太多机会
也等于在异地了,当然打工赚钱了最后回家这种确实又有别于异地公务员
年轻点的节假日回家是个问题,年纪大结婚了的在哪买房也是个问题。
但是打工一样有这种问题,无非就是大城市打工最后选择攒钱回老家
打工终究是能回老家的,异地公务员只有等退休才能回家吧。
那也看老家是啥样的,比如四五线可能在北上广深的人打工老了也是回本省的省会或者二三名这种
除非老家本来就在机会多的城市,不然我觉得打工其实最后也可能不会选择回到那个小地方了
怎么说呢,你这个起点。大概率连35岁也熬不到。真能考上gwy还不赶紧的。但是真能考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