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现自己对一些新兴科技领域(区块链、元宇宙、人工智能等)缺乏了解和兴趣,看到周围人都在热烈讨论和使用时,不禁思考自己是否跟不上时代步伐。
我目前对这些技术的接触程度:
1、区块链:仅限于听过,使用过USDT 2.0和ERC-20代币进行交易,但对其技术原理没有深入了解。
2、元宇宙:完全没有接触过,似乎最近相关讨论也逐渐减少。
3、人工智能:使用过免费的ChatGPT和Claude工具。主要应用场景包括:
文本翻译(体验优于Google翻译)
Linux服务器搭建及错误分析(之前没接触过Linux系统,跟着网上文案+Claude查错,学着搭建各协议的机场和vpn,网络代理配置(V2Ray转Clash等)
虽然这些工具确实能解决一些问题,但感觉尚未成为刚需,难以说服自己付费使用。
我很想了解:
不同行业人群对这些技术的认知和使用情况(群里大概多少人在使用)
付费用户的比例有多少(有多少人付费,是因为对自己帮助挺大愿意付费,还是有跟风的)
是否存在年龄差异(是否是年轻人玩的东西,有没有30多40多的人在玩这些)
期待听到大家的经验分享和见解。
你的问题涉及对新兴科技的社会接受度、行业应用、以及用户画像的分析。我可以提供一些概括性的见解:
1. 区块链
行业应用:金融(加密货币、DeFi)、供应链管理、NFT、数据存证等。
用户构成:主要集中在投资者、科技创业者、开发者,以及部分金融行业从业者。
付费用户:在投资、交易、NFT等领域愿意付费的人较多,部分人是刚需(如交易所手续费),部分人是跟风投机。
年龄层:以20-40岁为主,投资群体跨度较大。
2. 元宇宙
行业应用:虚拟现实(VR)、社交、游戏、虚拟资产交易、远程协作等。
用户构成:游戏玩家、科技公司从业者、创作者(如NFT艺术家)。
付费用户:早期用户多为游戏玩家和虚拟资产投资者,付费意愿较高,但热度已下降。
年龄层:偏年轻化,主要在20-35岁之间,40岁以上用户较少。
3. 人工智能
行业应用:内容创作、编程辅助、智能客服、生产力工具(AI文案、设计、代码生成)。
用户构成:内容创作者、开发者、企业用户、普通消费者。
付费用户:企业和高频使用者更愿意付费,如营销团队、程序员等;普通用户免费使用为主。
年龄层:用户年龄跨度较大,30-50岁的人群对生产力工具更有兴趣。
你的体验表明AI工具对你已有一定帮助,但尚未达到刚需程度。可以关注具体行业的应用场景,比如企业如何利用AI提高效率,这样可能更容易理解其价值。如果你想更深入了解,可以考虑加入不同行业的讨论群或观察行业报告。
From ChatGPT
文本翻译要求没那么准确的话,可以用隔壁的mistral